杏彩(中国体育)官方网站

被误解与被喜爱葡式蛋挞的前世今生-杏彩体育-平台登录官网

被误解与被喜爱葡式蛋挞的前世今生 

发布时间:2025-01-13 10:54:58 浏览次数:
       

  你知道吗,如今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葡式蛋挞其实是一种经常被误解的食物。首先,蛋挞的正确读音是dàn tà,而不是dàn tǎ。其次,这种有着酥脆外皮、滑溜内馅与焦糖香气的甜点虽然是澳门的名片,其发明者却既不是澳门人,也不是葡萄牙人。

  蛋挞的“挞”是英文“tart”的音译,挞是一种用塔皮(shortcrust pastry)搭配可甜可咸的馅料的馅饼类点心。早在中世纪(5世纪至15世纪)时,英国人就已经会使用奶制品、糖、蛋等香料,制作出类似蛋挞的食品。

  葡式蛋挞的原名为是“Pastel de nata”,意为带有新鲜奶黄的糕点。相传这种带有千层酥皮的点心是18世纪葡萄牙里斯本贝伦区(Belém)热罗尼莫斯修道院(Jerónimos Monastery)修女们的发明。当时的修女们习惯使用蛋白给洗好的衣物上浆,好让衣服立挺,为了不浪费剩下来的蛋黄,便发挥巧思制作出了一种小巧可爱的奶油酥皮馅饼点心,这就是葡式蛋挞的雏形。

  1820年,葡萄牙波尔图(Porto)爆发以废除君主制为目的的自由革命,革命的烈火很快蔓延至葡萄牙各地。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,修道院为了筹措经费,于是开始贩卖葡式蛋挞,并以当时修道院所在的贝伦区命名,称为“贝伦挞”(pastéis de Belém)。革命后,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大幅下降,热罗尼莫斯修道院也于1833年被迫关门,一家制糖厂的老板买走了修女们制作的葡式蛋挞的配方,并于1837年在修道院隔壁开了一家专门制作蛋挞的甜品店,名为Pasteis de Belém(贝伦糕饼坊)。直到今日,贝伦糕饼坊依然贩卖着修女们所发明的葡式蛋挞。

  而如今在澳门流行的葡式蛋挞却不是修女们的遗产。实际上,这款曾于1990年代在港台地区爆红的甜点是由英国人一手改良的。

  1979年,拥有药学学位的英国人安德鲁·斯托(Andrew Stow)因缘际会下至澳门工作,最后辗转担任餐厅经理。在一次前往葡萄牙度假的过程中,他吃到了贝伦挞,觉得美味无比。但苦于没有食谱,于是便潜心改良研究,最后制作的出蛋挞以少糖的英式奶油蛋羹为馅,而又薄又轻的挞托和加热成焦糖色的顶部则保留了贝伦挞的特色。1989年,斯托在澳门路环村的中央广场开设了如今闻名遐迩的安德鲁饼屋,开始贩卖这款经他改良的蛋挞。没想到竟大受欢迎,一跃成为澳门著名小吃。

 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斯托都取得了成功。尽管他最初面临一些障碍——“葡萄牙人对其嗤之以鼻,因为这些蛋挞不够正宗(也就是不够甜),而中国人则认为焦糖色的黑顶可能让他们生病”。但是,斯托的店铺还是很快获得成功。1990年代后期,澳门葡式蛋挞在亚洲卷起一股疯狂的旋风,日本东京、大阪,菲律宾马尼拉,韩国首尔,以及台湾与香江都有斯托的特许经营店。1998年,许多模仿、山寨的澳门葡式蛋挞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台湾开张营业,消费者疯狂抢购,甚至出现全台湾一天可以吃掉6万个蛋挞的现象,鸡蛋供不应求,还一度造成蛋价上涨。但等消费者的新鲜感退却,短短3个月的热潮一过,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蛋挞店迅速倒闭。这段暴起暴跌的历史甚至产生了一个经济学名词“蛋挞效应",专指这种短时间一窝蜂开店不久迅速倒闭的现象。

  1997年,斯托与澳门籍妻子Margaret Wong离婚,夫妻俩继续各自贩卖葡式蛋挞,斯托继续经营安德鲁饼屋,而他的前妻则把自己名下的店铺改名为“玛嘉烈蛋挞店”(Margaret’s Cafée Nata),后来还把蛋挞的食谱与新产品的开发权卖给一个快餐品牌-肯德基。随着肯德基的脚步,玛嘉烈蛋挞如今已经可以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吃到。

  杏彩体育官方网站 杏彩体育网址

  斯托于2006年1月获得澳门政府颁发“旅游功绩勋章",并将他评选为澳门招牌蛋挞的创始人。如今,无论是安德鲁还是玛嘉烈在澳门都有各自的拥护者,知名度也不相上下,吸引着无数前来澳门观光的全球游客,品尝着酥脆香甜的葡式蛋挞滋味。

首页 · 产品中心 · 关于杏彩体育 · 杏彩新闻 · 在线预订 · 联系我们

客服热线:0836-6665553
© Copyright © 2019-2024 杏彩商行 版权所有  蜀ICP备19007952号